學務處 - 學務處|2025/10/08

臺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「#沉默不再」114年性暴力防治影像巡迴暨映後座談會

一、我國為防治性別暴力,制定並修定《刑法》、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》、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》、《跟蹤騷擾防制法》、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、《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》、《性別平等工作法》、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等相關法規,建立性別平權的社會,讓人民獲得有效、友善且可信賴的服務,完善法制措施,共同打造零性暴力的社會。 隨著數位科技發展普及,生活中充斥各樣的網路資訊設備、社交軟體等各式社交網路或APP,性暴力不再侷限於言語或身體上的侵害,新型態的性暴力日益嚴重,成為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的議題。為有效遏止是類暴力案件發生,自112年包裹式修正性暴力防制四法,強調過專章保護、加重罪責及強化被害人保護配套措施。同時,因應#Me Too運動掀起輿論浪潮,揭露各項制度的困境,亦修正「性平三法」, 自113年3月8日施行,聚焦於建構以被害人保護為中心,強化「有效」打擊行為人的裁罰處置、完備「友善」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服務、建立專業「可信賴」之性騷擾防治制度等三大機制。 然而,我國性暴力防治工作於法制面已日漸完備,惟社會層面的教育宣導仍屬刻不容緩的工作。為強化性暴力防治意識,本計畫著重於社區影展宣導,強化市民對性暴力樣態之敏感度與防治意識,強化友善第三人的觀念,落實「終結性暴力,沒有人是局外人」,共同營造友善、零暴力的宜居城市。

二、目的 (一)強化性暴力防治意識 透過社區巡迴影展及教育宣導,提升社會大眾對性暴力議題的認識與敏感度,營造暴力零容忍的社會氛圍。 (二)落實友善第三人理念 倡議「沒有人是局外人」的觀念,鼓勵民眾與專業人員主動介入、支持與通報,擴大社會支持系統,預防性暴力事件發生。 (三)落實法制精神,深化社會實踐 配合性暴力及性平法規修正精神,將政策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,落實被害人保護與防治教育於在地執行面。

三、對象 (一)對性暴力防治議題有興趣之社會大眾。 (二)從事性暴力防治之網絡人員(司法、警政、教育、社政、民間團體等)。

四、活動場次規劃

(一)第1場次 時間:114年11月1日(星期六)下午1時至5時 地點:臺南市立圖書館-拾光講堂(臺南市永康區康橋大道255號6樓) 與談人: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鄭子薇主任檢察官 主題:跨越沉默的呼喊 影片名稱:自由之聲(輔導12級,131分鐘) 影片介紹:揭露「拐賣兒童」殘酷真相 預告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C-PyEk6Bis

(二)第2場次 時間:114年11月15日(星期六)下午1時至5時 地點:臺南市立圖書館-拾光講堂(臺南市永康區康橋大道255號6樓) 與談人:社團法人中華人際關懷處遇協會陳貞樺主任 主題:她的日常,我們的共鳴 影片名稱:女性日常(輔導12級,76分鐘) 影片介紹:揭示日常生活中女性面臨的性騷威脅 預告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cRyJ7uZ-m8

五、預期效益 藉由辦理2場次巡迴影展提升社會大眾對性暴力樣態的認識與敏感度,深化暴力零容忍的社會共識,建構更友善、有效的性暴力防治支持網絡,逐步實現以被害人為中心的保護體系。